杭州市总工会干部学校;
混合研究方法在工会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通过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优势,提供了一种全面理解复杂工会现象的独特途径。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数据的多样性和理论的验证性,还提升了结果的解释性。聚敛式设计可用于深入分析工会核心议题,解释性顺序设计适用于研究因果关系,而探索性序列设计则有助于识别和评估工会领域的新议题。在应用这些设计时,研究者需要仔细选择,并注意数据整合和伦理方面的考量,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。
152 | 0 | 82 |
下载次数 | 被引频次 | 阅读次数 |
[1]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[M].北京:中央文献出版社,2023:1-2.
[2] 郭艳.我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[J].企业改革与管理,2021(16):89-90.
[3] 谢露露.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:观察和解释[D].上海:复旦大学经济学院,2011:6-9.
[4] 赵炜.基于西方文献对集体协商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[J].经济社会体制比较,2010(5):38-44.
[5] 张毛龙,胡恩华,张龙.中国企业工会实践:测量表的开发与检验[J].经济管理,2018,40(11):39-54.
[6] 邓睿.工会会员身份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吗?——来自流动人口专题调查的证据[J].当代经济科学,2020,42(3):117-128.
[7] 王颖,胡恩华,单红梅,等.基于工会关怀视角的员工韧性——一个被调节的双中介模型[J].管理科学,2023,36(3):18-33.
[8] 李双,张才明.大数据时代的职工舆情监测分析——以网络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为中心[J].新视野,2020(3):94-100.
[9] 孙兆阳,张博.中国工会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机制探究——基于CLDS2012—2016年数据的分析[J].社会发展研究,2022,9(4):64-83+243.
[10]徐建平,张雪岩,胡潼.量化和质性研究的超越:混合方法研究类型及应用[J].苏州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2019,7(1):50-59.
[11] 臧雷振.政治社会学中的混合研究方法[J].国外社会科学,2016(4):138-145.
[12] 杨立华,李凯林.公共管理混合研究方法的基本路径[J].甘肃行政学院学报,2019(6):36-46+125.
[13]Creswell J W,Clark V L P.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[M].CA:Sage Publications,2017:26.
[14] Tashakkori A,Johnson R B,Teddlie C.Foundations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:Integr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[M].CA:Sage publications,2020:2-3.
[15] 李海舰,赵丽.数字经济时代大型平台企业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[J].改革,2023(1):95-108.
[16] 孟泉.工会效能与劳动关系构建:基于工会主席能动性的探讨[J].社会发展研究,2023,10(3):170-185+245.
[17] 汪然,杨玲.工会参与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[J].兰州学刊,2023(9):136-148.
[18] 唐鑛,刘华,柴静.工会何以促进企业创新: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[J].中国人力资源开发,2023,40(7):81-96.
[19] 陈玮.有技术是否依然无地位?——制造业技术工人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实证研究[J].华东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2,37(6):31-41.
[20] 王伟进,王天玉,冯文猛.数字经济时代平台用工的劳动保护和劳动关系治理[J].行政管理改革,2022(2):52-60.
[21] 陈龙.“数字控制”下的劳动秩序——外卖骑手的劳动控制研究[J].社会学研究,2020,35(6):113-135+244.
[22] 王剑,李国正.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关系发展趋势研究——兼论中国工会职能改革的机遇与挑战[J].贵州社会科学,2016(12):143-147.
[23] 梁丽萍,王彦平.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工会组织:职能发挥、存在问题及思考[J].经济社会体制比较,2014(1):213-218.
[24] 伍威·弗里克.三角互证与混合方法[M].郑春萍,译.上海:格致出版社、上海人民出版社,2021:89-91.
[25] 朱迪.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、研究策略及应用——以消费模式研究为例[J].社会学研究,2012,27(4):146-166+244-245.
[26] 尤莉.第三次方法论运动——混合方法研究60年演变历程探析[J].教育学报,2010,6(3):31-34+65.
[27] 约翰·W.克雷斯威尔.混合研究方法导论[M].李敏谊,译.上海:格致出版社、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5:40-41.
[28] 约翰·W.克雷斯威尔,薇姬·查克.混合方法研究:设计与实施(原书第2版)[M].游宇,陈福平,译.重庆:重庆大学出版社,2017:48-59.
[29] 原长弘,李阳.如何用并行混合方法构建与验证管理理论?[J].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,2015,36(1):35-43.
基本信息:
DOI:
中图分类号:D412.6
引用信息:
[1]章婧,沈陈庚,雷滕楠.混合研究方法在新时代工会研究中的理论优势与实践应用[J].山东工会论坛,2024,30(05):28-38.
基金信息:
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研究”(项目编号:21&ZD184); 2022年度浙江省总工会、浙江省工人运动研究会委托课题“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系统理念和实践”(项目编号:ZJGH2022A03)的阶段性研究成果